当前位置: 首页 - > 网站首页 - > 新闻动态 - > 正文
5月11日,我校2025年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校赛决赛及种子项目训练营在黄岛校区圆满举行。学校党委常委、副校长苗吉军莅临现场指导,创新创业学院相关负责人陪同,与各学院、临沂校区参赛师生共同见证赛事盛况,并深入训练营指导和鼓励参赛师生。
本届大赛遵循“院级选拔—校级初赛—校级决赛”三级赛制,自4月启动以来,吸引全校师生广泛参与,最终41项优质项目从初赛中脱颖而出,晋级校级决赛。决赛项目涵盖高教主赛道本科生组、研究生组及“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聚焦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等领域,充分展现了我校学子“敢闯会创”的精神风貌。
决赛采用“项目路演+答辩”形式,参赛团队通过1分钟VCR展示、5分钟PPT汇报和3分钟答辩,全面呈现项目的创新性、可行性和社会价值。评审专家从技术创新、商业逻辑、团队协作等维度进行深度点评,针对项目痛点提出优化建议,现场形成“以评促改、以评促建”的良性互动氛围,集中展现了我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阶段性成果。
为进一步提升参赛项目质量,决赛结束后随即开展种子项目训练营。项目训练营采用“一对一”辅导模式,创新创业学院邀请权威专家和知名学者对参赛项目开展一对一沉浸式指导,覆盖商业落地优化、技术转化赋能、路演答辩提升三大核心模块,内容涵盖市场前景分析、商业计划书优化、路演技巧提升等。通过精准化培育,助力项目向更高水平迈进,为冲刺省赛和国赛奠定基础。
苗吉军副校长在种子项目训练营现场与参赛师生亲切交流,充分肯定项目的创新性与实践价值。他指出,教师深度参与是提升学生参赛质量的关键,鼓励广大教师积极投身创新创业教育,要求各学院持续强化“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创”育人机制,推动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深度融合。他强调,学校将进一步整合资源,为师生搭建更广阔的成果转化平台,助力培养兼具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下一步,学校将持续推进“赛事培育—项目孵化—成果转化”全链条服务,对参赛项目进行持续跟踪指导,整合校内外资源提供专项支持。学校将以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为契机,不断深化产教融合,完善“三位一体”育人模式,激励更多青年学生投身创新创业实践,力争在更高赛事平台展现青理工学子的创新活力与责任担当。
(撰稿:李良洁、张立伟 审核:苏伟)